当前位置:首页
  > 档案文化   > 专题展览   > 宋韵黄岩

黄岩蜜桔

发布时间: 2022- 11- 02      来源: 黄岩区档案馆      阅读次数:
字体: [大] [中] [小]       打印

宋韵今声丨千载橘香君须记,正是永宁芬芳时


黄岩是中国蜜橘之乡

中国宽皮柑橘的始祖地

 

黄岩蜜橘

世界蜜橘之源

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

中国十大名橘

浙江名牌产品

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

市民最喜爱的十大农产品

点击播放视频

春来,橘花盛开,馨香满黄城

夏至,橘林郁郁,两岸皆苍绿

秋到,橘子丰收,硕果挂满枝

冬临,橘仓满囤,甜蜜传万家

一年四季,这座城市都浸润在橘香里


 橘神像


九曲澄江如练,夹岸橘林似锦

黄岩素有橘乡之称,

自古以来,从方山下至澄江两岸,橘林遍野。


 


一、绿荫春未已,细花惹衣裳


黄城的四月,一定离不开橘花的味道。

 

当晨风拂过橘林,一朵朵小小的、洁白的橘花就像是调皮的精灵,抓住风的尾巴,让清冽的花香弥漫整座城市,侵占人们的嗅觉,宣告她的绽放。


 

丝丝缕缕、挥之不去的橘香,

总能勾起久远的记忆,

那些尘封的情绪,

随着人间四月的到来,翻涌而至。

 


可以说,黄城的孩子是在橘树的陪伴下长大的。这并不奇怪,以前的黄岩,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橘树,或在庭前屋后栽上几棵,或在山上田地里种上一片。



橘园就是孩子的乐园。每到夏天,绿珍珠般的小青橘就爬满了整株橘树,密密麻麻。小青橘遵循着自然界优胜劣汰的规律,或坚强悬挂枝头,或自然脱落。这些掉落的橘实仍然是个宝,因其药用价值可以换钱。在那个匮乏的年代里,哪个孩子能拒绝捡橘实换零花钱的诱惑呢。

 

等到秋色正浓,阳光明媚得炫目的时候,橘子也进入了成熟期。黄澄澄的颜色,看上去就吸足了阳光的能量,散发着暖洋洋的气息。村庄一夜之间热闹了起来,田埂上、乡间小道上,到处可见忙碌的橘农和撒欢的孩子。


 


橘剪的咔嚓声,扁担承重的吱呀声,三轮车的哐啷声、封箱打包的滋滋声……交织成曲。十月的黄城,淹没在橘子丰收的喧闹中。

 

作为黄岩的特产,蜜橘也深深影响着黄岩人的生活,造房上梁、新娘喜果、婴儿满月、民间花会等都有黄岩蜜橘的身影。在黄岩民间,还流传着金孔雀与蜜橘”“石大人和黄岩蜜橘等传说,以及祭橘神”“打橘生”“做橘福”“放橘灯”“点间间亮等民俗。

 

祭橘神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打橘生


点间间亮


山川风物,四时美景,各有千秋,

但在黄岩人的心目中,

大抵都不及那一抹金黄的颜色。

 

二、灵秀江南地,千载橘源史


橘树传入黄岩的具体年限已不可考,但最早的文献记载是三国东吴时期,沈莹撰写的《临海水土异物志》,至今也有1700多年了在橘农的辛勤劳作下,橘树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,茂盛繁殖。


 


俗语有云:是金子总会发光,

对黄岩人而言蜜橘就是那发光的金子

 

黄岩蜜橘皮薄多汁的口感,酸甜适中的滋味,上至达官贵族,下至平民百姓少有不喜爱的,历朝历代皆有被列为朝廷贡品的记载。

 

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中记载:台州土贡乳橘,指的便是在唐乾宁四年,黄岩蜜橘成为贡品的事情。宋高宗宅钱塘,始锡贡台柑。建炎年间,黄岩乳橘继唐代之后被列为贡品。宋理宗还盛赞黄岩蜜橘为天下果实第一


 


黄岩蜜橘鼎盛时期当属南宋,据南宋《嘉定赤城志》的记载,宋代建炎时期,黄岩蜜橘品种就已经有乳柑、绿橘、朱 橘、榻橘、金柑、青橙、皱橙、香绵橙、朱栾、柚等10余种了。

 

《宋韵黄岩-柑橘记事》


黄岩蜜橘的发展是天时地利人和齐备的结果。

 

南宋时,气候开始转冷,太湖东、西洞庭山等柑橘产区渐渐不适应柑橘栽培。而黄岩西部有高山阻挡冷空气,东南为平原,永宁江横贯全境,气候温暖湿润,四季分明,光照充足,在橘子后期生长阶段降水量少,尤其适宜宽皮柑橘生长。

 

此消彼长,黄岩蜜橘自然顺势而起,这点从时任台州知府曾惇的诗句:一从温台包贡后,罗浮洞庭俱避席中就可以证明,在南宋时黄岩乳柑的质量已经超过洞庭与罗浮产的老牌名橘。


 


再从人和角度来看。靖康之难后,南宋定都临安(今杭州市),台州立为辅郡。大量宋人南渡,全国经济重心完成了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历史性转移。因此也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与种植人才,加速了黄岩蜜橘的发展。

 


那时,黄岩境内永宁江两岸滩涂平原地下水位高、水利设施条件差,雨季常有洪涝灾害,梅雨与台风季节则常遭积水或潮水的侵害,不利于柑橘生长。

 

为了抵御涝害和潮灾,黄岩先民们创造性地发明了蜜橘筑墩栽培技术,不仅降低了橘树的地下水位,使橘树水分管理容易,而且通过潮水淡水的交替灌溉,有利于橘树提早成花结果、提高果实糖度和品质。此法让永宁江两岸滩涂平原得到充分的利用,直至今日,永宁江两岸依旧是黄岩最大的蜜橘种植地。


 


蜜橘筑墩栽培技术一直沿用至今,并且远传海外,泰国、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,都仿照此法在海边作墩栽培柑橘。2020年,黄岩蜜橘筑墩栽培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


 

蜜橘罐头


浮世变迁,经年易转,黄岩蜜橘盛名未减。

1949年,苏联前领导人斯大林赞赏黄岩蜜橘是橘中之王

1996年,黄岩因蜜橘被国务院农村政策研究室等单位命名为中国蜜橘之乡

2003年,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;

更有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、中国十大名橘等一系列荣誉称号。


 


三、橘乡风物美,人文气韵长


一年好景君须记,最是橙黄橘绿时。苏轼的这首《赠刘景文》,流传颇广,几乎人人耳熟能详。然而千载时光,关于橘子的诗文又何止这一首。


 

橘颂


细数咏橘的诗文,最早可追溯到2400年前屈原的那首《橘颂》:后皇嘉树,橘徕服兮。受命不迁,生南国兮。深固难徙,更壹志兮……”托物言志,将物质层面的柑橘,升华到了精神领域,开启了柑橘文学。


 


此后,蜜橘从芬芳四溢的橘花到酸甜爽口的滋味再到独立不迁,坚贞不移的品质,无不为文人墨客大加赞赏,一首首诗文佳作,流传千古。

作为闻名遐迩的乳柑发源地,黄岩自然也有无数咏橘的诗作。

 

路上绿荫春未已

细花如雪惹衣裳

剖剥喷香雾

入口甘琼浆

琼浆未云贵

所贵乡味长

 

擘橘香入雾

酿蔗冷浸醇

 

醉蟹凝胶腻

香柑噀雾新

 

朱栾山客饷

方物野僧遗

寸酒成红曲

山肴脯柿李

 

君家池上几时栽

千树玲珑亦富哉

荷尽菊残秋欲老

一年佳处眼中来

 

未解新禾何早发

始知名橘须高培

 

霜后思新橘

梦中归故山


 


从三国至今,黄岩蜜橘走过千载岁月。而今,黄岩正在实施中华橘源行动,建设了一江一湖一丘一路四大柑橘基地。同时,继续加大对柑橘产业的扶持和招商引资,打造了黄岩贡橘园、中华橘源小镇等项目。科技研发方面,与华中农业大学、浙江省柑橘研究所组建柑橘科技同创中心,成功研发了限根栽培、无病毒育苗等新技术。校地合作方面,引进浙江大学田生科博士团队探索蜜橘产业振兴良方,搭建浙江黄岩绿色数字柑橘实验室等平台,让高端科技人才成为乡村产业振兴发展中坚力量。


 


千百年来,永宁江两岸积淀下来的柑橘文化内容非常丰富,中国柑橘博览园就是黄岩向世界展示悠久柑橘文化遗产的窗口。园区占地5000亩,拥有一望无际的无公害柑橘生产区,绿意盈目,橘香四溢。

 

园区内,还有全国首座以柑橘和橘文化为主题的中国柑橘博物馆,以剥橘为理念,把整个场馆分为一到八瓣,各展厅皆分为 「知」、「感」两区,通过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味觉、触觉的体验加深对柑橘的印象,深入了解柑橘的内涵,感悟柑橘不同层次的美。


 


黄岩蜜橘是黄岩人骨子里的骄傲和自信。近年来,以柑橘采摘为主、生态观光为辅的旅游模式兴起,橘花诗会、柑橘节、柑橘擂台赛等活动轮番开展。赏美景、品美食、拍美照、乐在其中,滋味无穷。


 


春雨若烟,亭柳戏鸭,又到人间四月。此时,绿橘梢头落雪点点,林中橘香浮动,尚未走近就已经陷入那无边无际的暗香里。


 


春色如许,赏花散步正当时,

与君同赴自然之约,

切莫辜负了这场盛大的绽放。

 


上一页  孔庙  

下一页  宋塔  


分享到: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