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台州市黄岩区档案馆牢记“档案工作姓党”的政治属性,积极探索“党建+”模式,倾力打造“清香兰台 匠心铸魂”党建品牌,尽心履行“为党管档、为国守史、为民服务”职责使命,先后获评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,市级机关党建示范点、市级清廉文化进机关示范点,市级先锋党支部、市级“双建争先”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。
党建+学习赋能
一是“精准把脉”。以党员干部需求为导向,政治学习与业务提升相融合,坚持“干什么学什么、缺什么补什么”原则,内容涵盖最新政治理论知识、档案管理前沿动态、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等各个方面。充分发挥“三会一课”“主题党日”“兰台讲坛”“兰台青年说”等教育载体作用,丰富活动形式,坚持学在日常。实行动态的学习内容优化和调整机制。年初问需求,通过实施“党员轮值负责制”,让党员干部直接参与到学习计划的制定过程中;年中抓进展,通过撰写学习心得、开展谈心谈话等方式,及时了解和掌握学习的实际情况;年末看成效,对学习成果进行深入的分析,了解学习计划在提高党员干部能力方面的功效,查找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。
二是“靶向发力”。适应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,不断丰富教育形式、拓展学习时空、增强学习实效。开展“跟着前辈学党史”系列活动,邀请经历过不同历史时期的老党员、老干部以及研究党史的专家学者,以他们亲身经历者和见证者的身份,通过“现场+课堂”的授课形式,讲述党的发展历程、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以及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取得的重大成就,让党员干部进一步认识到档案工作的价值和意义,以及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资料,为研究和传承党的历史提供坚实的支持。开展“兰台传承 导师帮带”活动,作为每月党支部主题党日“必做动作”,老党员、业务骨干立足于各自的岗位,针对档案监督指导、收集整理、开放审核以及数字化建设等多个方面,为青年干部提供定向的实践指导学习。常态化的“师徒结对”学习模式,不仅让“徒弟”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,也让“师傅”在教学中得到了提升。教学相长的过程,有效地提振了机关干部队伍的精气神,营造出了一种“比、学、赶、超”的浓厚氛围。
党建+争先创优
一是“敢为争先”。聚焦“清香兰台 匠心铸魂”党建品牌建设,围绕档案工作重点任务、重点难点问题攻克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,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新方法,实现党建与中心工作相融相促。以“创建清廉机关、建设模范机关”为抓手,建成“兰台廉廊”“清风茶寮”“清风书斋”,利用建成场所以及固定展厅、临时展厅对外开展各类宣教活动,将档案馆打造为清廉黄岩微地标。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“书记特色项目”细化清单,设立党员先锋岗,成立“兰台”党员志愿者服务队、“兰台”宣讲队,结合档案主业进村入企开展争当先锋行动,各项工作成效显著,业务工作考评、团体技能大比武在全市档案系统位列前茅。目前,区档案馆干部入选省档案局115人才库2名、省级其他专家库2名,获评市档案工作推进突出贡献者1名、区劳模1名。
二是“实干争效”。坚持在“强化党建引领 服务中心大局 助力黄岩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”中重实效求突破。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,在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上献计献策、持续发力,以卓有成效的档案开发利用,为党委政府决策贡献档案智慧。《制度创新的力量——黄岩创新新时代党建引领城乡社会治理“三化十二制”二十年纪实》档案资政材料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,获区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;以黄岩蜜橘、千年古镇、宋韵文化为切入点拍摄《跟着档案去旅行》三期节目在浙江电视台播放,展示黄岩人文魅力;联办“与国同梦”“百年恰风华 青春正当时”“21军在台州”等展览,为时代人物立传;编撰《黄岩蜜桔》《曾铣集校注》《黄岩县新志》简体版等丛书,为文化发展繁荣添彩;收集整理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风家训家教档案并在“兰台廉廊”展示,联办“苔花开出爱的春天——橘乡新事双月评25周年主题展”,为诚信友爱社会建设助力。
党建+守史育人
一是“主动出击”。党支部书记挂帅,组建“兰台攻坚队”,推进档案征集工作,带领党员下村居入门户,把“坐等送”变为“主动接”。已上门征集到杨阿如、朱招富、丁乐生、黄若信等7位抗美援朝老兵的照片、证书、纪念章等红色档案885件,退役军人立功受奖材料、革命军人证书等106件;收集拍摄长潭水库建设亲历者口述建库故事、乡村大使郑英俊口述浙东浙南部队会师革命故事、12个老兵口述革命历史故事等视频70个。青年党员干部认领相关部门沟通联系的“责任田”,推动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,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合力征集二十一军实物、图片资料200余件,并成功举办“二十一军在台州”老照片展;与黄岩博物馆协作开发档案文献资源,通过功能互鉴,实现部分宋韵文化数据资源共享,举办“宋韵今声”线上专题展览;与区委宣传部联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档案资料专项收集,已征集富山陈列馆、革命老妈妈陈列馆等11个具有当地代表性的红色基地照片、文书等各门类资料1000余件;与台科院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签订了“政校结合”战略合作协议,在科学研究、编研编纂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,并建立“档案实践教育基地”和“红色档案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”。
二是“档案发声”。深挖档案的历史属性和文化属性,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作用,把“死档案”变为“活教材”。依托档案信息化成果,分类建设特色专库,丰富历史“教材”库。在加大收集征集力度的基础上,建成红色档案库、历史古籍库、特色藏品库三个特色专库,致力常规馆藏逐步向特色馆藏转型。积极开发档案文化的宣传阵地和平台,官微开设“用档案说党史”,坚持“立足馆藏、以档说史”,精选红色档案文献、图片,每周推送短文,讲述红色档案背后的黄岩故事,展现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奋斗历程,赋予档案鲜活深刻的时代内涵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利用碎片化时间以“轻阅读”方式学习党史,以身边红色档案故共振共鸣,引导党员汲取“红廉”基因、传承红廉文化。充分利用档案馆回廊结构,搭建“兰台廉廊”清廉文化景观,“咫尺匠心”展现党建与档案工作的深度融合发展以及档案人常态化“廉政教育”“信息宣廉”“活动育廉”,“家风家训”展现馆藏黄岩各姓氏家谱清正家训以及黄岩籍名人家书家信,“橘乡廉吏”展现馆藏《黄岩县新志》等提及的黄岩本地廉吏故事。组建“兰台讲团”,开展形式多样暑期实践和宣教活动,从2021年建成“兰台廉廊”以来,共接受2万余人次参观学习。